|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老年人可能会得强直性脊柱炎,但该病多见于青壮年人群。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可导致关节强直和疼痛。
强直性脊柱炎通常在20-30岁发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虽然老年人发病概率较低,但仍有部分患者在老年时期首次出现症状或病情加重。老年人发病可能与长期未确诊的轻度病例、遗传因素或免疫系统功能变化有关。早期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普通腰背痛,导致延误诊断。
老年人患强直性脊柱炎时,症状表现可能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老年患者更易出现外周关节受累,如膝关节、踝关节肿胀疼痛,而典型的下腰背痛和晨僵可能相对较轻。由于老年人常合并骨质疏松、退行性关节病等其他骨骼肌肉问题,增加了诊断难度。部分老年患者可能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他疾病而掩盖了炎症表现。
老年人若出现持续腰背痛、晨僵超过30分钟、夜间痛醒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如HLA-B27基因检测、炎症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保持关节功能为主,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配合物理治疗和适度运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睡硬板床,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
膝盖伤口流黄水可通过清洁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细菌感染、伤口护理不当、免疫低下、慢性疾病、异物残留等原因引起。
1、清洁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溶液冲洗伤口,清除表面脓液和坏死组织。每日重复进行2-3次,保持创面干燥。若伴有明显红肿,可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二次污染。操作前需洗净双手,避免直接触碰伤口暴露部位。
2、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类外用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渗出较多时可搭配磺胺嘧啶银乳膏控制感染。用药前需擦干创面,涂抹后使用透气敷料包扎。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相关制剂。
3、口服药物
感染扩散时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广谱抗生素。合并真菌感染可联用氟康唑胶囊。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需完成全程治疗。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肾功能不全者应调整剂量。
4、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可促进创面杀菌和愈合,适用于浅表性感染。超声清创能液化清除深层脓性分泌物。治疗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每次10-15分钟,疗程根据渗出情况调整。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时禁用高频电疗。
5、手术治疗
形成深部脓肿需行引流术,清除坏死组织后放置引流条。骨髓炎患者可能需病灶清除联合持续灌洗。术后每日换药,监测体温和血象变化。糖尿病患者术后需加强血糖管理,避免伤口延迟愈合。
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剧烈运动导致创面撕裂。每日观察渗出液颜色和量,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立即就医。恢复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吸烟者应戒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伤口愈合后需防晒半年以上,防止色素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