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发烧38.4℃可以遵医嘱服用退烧药,体温超过38.5℃通常建议药物干预,但需结合个体耐受性判断。退烧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洛索洛芬钠等。
1、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中度发热,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胃肠刺激较小,但需警惕肝功能损害。
2、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三重作用,退热效果可持续6-8小时,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3、阿司匹林儿童病毒感染发热禁用,成人需注意胃肠道出血风险,服药期间避免饮酒。
4、洛索洛芬钠非甾体抗炎药,解热起效较快,可能引起头晕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减量使用。
建议发热期间多饮水,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需及时就医。
7个月宝宝接种狂犬疫苗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红肿、低热、食欲减退等常见不良反应,严重过敏反应极为罕见。接种必要性需结合暴露风险综合评估。
1、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通常2-3天自行消退,家长需避免揉搓并保持清洁。
2、全身反应部分婴儿会出现37.5-38.5℃低热,建议家长加强体温监测,适当增加哺乳频次。
3、消化道症状短暂食欲下降或轻微腹泻可能与疫苗应激有关,家长需观察精神状态及尿量变化。
4、过敏风险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可能出现荨麻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临床数据显示婴幼儿严重过敏发生率低于万分之一。
暴露后接种仍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家长应遵医嘱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并注意观察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