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发烧38.4℃多数情况下无须立即服用退烧药,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优先采取物理降温。是否需要用药主要与发热原因、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 体温标准:成人腋温38.5℃以下通常建议物理降温,儿童或存在热性惊厥史者需个体化评估。
2. 病因判断:感染性发热可能伴随咳嗽咽痛,非感染性发热可能与中暑或免疫性疾病有关。
3. 特殊人群:婴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需谨慎,持续低热超过24小时应就医排查病因。
4. 药物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复方感冒药叠加服用。
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水,保持室温适宜,若出现意识模糊、皮疹或发热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
喉咙发炎反复发烧一般3-7天能好,实际恢复时间受到感染类型、免疫力水平、治疗方式、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感染类型病毒性感染通常3-5天退烧,细菌性感染需抗生素治疗5-7天。链球菌性咽炎可能持续发热超过1周。
2、免疫力水平儿童或老年人免疫力较弱时恢复较慢,可能延长至10天。营养不良患者需加强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
3、治疗方式及时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可缩短病程。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发热症状。
4、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会延长恢复期。反复发作需排查慢性扁桃体炎或EB病毒感染。
建议多饮温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发热期间保持充足休息,体温超过38.5℃或症状持续3天未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