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肝硬化患者使用白蛋白主要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腹水和水肿,同时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肝功能代偿。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肝硬化时合成能力下降,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可改善临床症状。
肝硬化患者因肝细胞广泛损伤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会引发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或腹腔,形成腹水和外周水肿。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能快速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间隙水分回吸收,减轻腹胀和下肢浮肿。对于顽固性腹水患者,白蛋白联合利尿剂可增强排水效果。此外,白蛋白能与胆红素、脂肪酸等物质结合,辅助肝脏解毒功能,在肝性脑病发作期使用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白蛋白还具有抗氧化和调节免疫的作用,可能对肝硬化患者的全身炎症状态产生积极影响。
需注意的是,白蛋白治疗属于对症支持手段,不能逆转肝硬化进程。长期反复输注可能抑制自身白蛋白合成,并存在过敏反应、循环超负荷等风险。临床通常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腹水程度等指标决定输注剂量和频率,严重低蛋白血症时可能需要每周多次输注。输注期间需监测血压、尿量及心肺功能,避免过快输注导致心衰。患者应配合低盐饮食,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并定期复查肝功能、电解质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