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甲状旁腺腺素的生理功能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甲状旁腺腺素的生理功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甲状旁腺激素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平衡、促进骨钙释放、增强肾脏对钙的重吸收以及抑制磷的重吸收。

1、调节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通过作用于骨骼、肾脏和肠道三大靶器官实现钙磷平衡。它能激活破骨细胞促进骨吸收,使骨钙释放入血;同时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减少钙盐沉积。这种双向调节确保血钙浓度稳定在较窄范围内,对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2、维持血钙平衡

当血钙水平降低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通过增加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泄。同时促进1α-羟化酶活性,使25-羟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增强肠道对钙的吸收效率,形成血钙调节的正反馈机制。

3、促进骨钙释放

甲状旁腺激素通过RANKL-RANK信号通路刺激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加速骨基质溶解。短期作用表现为快速动员骨钙库,长期过量分泌则导致骨质疏松。该过程受降钙素反向调节,两者共同维持骨代谢的动态平衡。

4、增强肾钙重吸收

在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甲状旁腺激素通过激活钙离子通道TRPV5,显著提高钙的重吸收率。同时抑制钠-磷协同转运蛋白NaPi-2a和NaPi-2c的表达,减少磷的重吸收,这种选择性调节使尿磷排出增加而尿钙排出减少。

5、抑制磷重吸收

甲状旁腺激素通过下调肾脏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钠-磷共转运体,使尿磷排泄量增加3-5倍。该作用与维生素D促进肠道磷吸收的功能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磷浓度在合理范围,避免高磷血症引发的异位钙化等并发症。

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促进骨骼健康,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负重运动如步行或慢跑。饮食中应保证充足钙质摄入,成人每日需800-1000毫克钙,可食用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避免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这些物质可能干扰钙吸收。50岁以上人群及绝经后女性应定期检测骨密度,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出现不明原因骨折、骨痛或血钙异常时,需及时就医检查甲状旁腺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反复高烧是怎么回事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反复高烧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合并感染、免疫功能障碍、药物副作用、其他慢性病急性发作等因素有关。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弱,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侵袭,导致反复高烧。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1、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免疫系统,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进而引起反复高烧。患者需要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保持血糖稳定。

2、合并感染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感染包括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这些感染可能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出现反复高烧。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尿频、皮肤红肿等症状。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同时加强局部护理。

3、免疫功能障碍

糖尿病会导致白细胞功能下降,使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减弱。免疫功能障碍可能使感染迁延不愈,引起反复高烧。患者需注意增强免疫力,适当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4、药物副作用

某些降糖药物或治疗并发症的药物可能引起药物热,导致体温升高。如磺脲类降糖药、抗生素等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药物热。患者出现反复高烧时应回顾近期用药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5、其他慢性病急性发作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病等疾病,这些疾病的急性发作也可能导致反复高烧。如泌尿系统结石合并感染、心内膜炎等都可能表现为持续发热。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后对因治疗。

糖尿病患者反复高烧时,家属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时间、体温数值及伴随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患者多饮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遵医嘱按时服药。如体温持续超过38.5℃或伴有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