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先天梅毒的症状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早期常见肝脾肿大、皮疹、鼻塞,进展期可能出现骨骼异常、贫血,终末期可遗留 Hutchinson 三联征等永久性损害。
1、早期表现出生后2年内出现,典型表现为全身暗红色斑丘疹、手掌足底脱屑,伴有肝脾肿大、低热及特征性黏液脓性鼻分泌物。
2、肝脾肿大90%患儿出现肝脏和脾脏同时增大,可能伴随黄疸、转氨酶升高,需通过青霉素驱梅治疗结合护肝药物干预。
3、骨骼病变常见骨软骨炎和假性瘫痪,X线显示干骺端锯齿状破坏,需静脉注射青霉素并配合骨科固定治疗。
4、终末期损害2岁后出现的永久性畸形包括 Hutchinson 齿、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三联征,需多学科联合干预。
孕妇规范产检可预防先天梅毒,确诊患儿应避免接触其他儿童,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清学滴度。
牙根长疙瘩可能与根尖周炎、牙周脓肿、根尖囊肿或牙源性肿瘤有关,常见表现为牙龈肿胀、疼痛或触痛。
1. 根尖周炎:牙齿根尖部感染导致炎症,多由龋齿未治疗引起,表现为咬合痛和牙龈红肿。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可配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布洛芬缓解症状。
2. 牙周脓肿:牙周组织化脓性感染,常因牙结石刺激或免疫力下降引发,伴随牙龈出血和口臭。需进行牙周刮治,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克林霉素或局部碘甘油。
3. 根尖囊肿: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囊性病变,生长缓慢且早期无痛感。需手术摘除囊肿,若继发感染可选用罗红霉素、多西环素或对乙酰氨基酚。
4. 牙源性肿瘤:颌骨内牙源性组织异常增生,需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病理明确性质,必要时辅以放疗或化疗。
避免挤压患处,保持口腔清洁,出现持续疼痛或疙瘩增大应及时就诊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