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小孩湿疹流水可通过局部清洁、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等方式治疗。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原刺激、感染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使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过度摩擦。家长需选择无刺激的婴儿专用清洁产品,清洗后及时用棉质毛巾蘸干水分。
2、保湿护理每日多次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尤其在沐浴后3分钟内使用。家长需选择无香料、低敏配方的润肤剂,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3、外用药物中重度湿疹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家长需注意药物涂抹厚度应薄于1毫米,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强效激素。
4、口服抗组胺药严重瘙痒影响睡眠时可遵医嘱服用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家长需观察孩子服药后是否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孩子抓挠患处,穿着纯棉宽松衣物。若出现发热或皮损化脓需立即就医。
牙根长疙瘩可能与根尖周炎、牙周脓肿、根尖囊肿或牙源性肿瘤有关,常见表现为牙龈肿胀、疼痛或触痛。
1. 根尖周炎:牙齿根尖部感染导致炎症,多由龋齿未治疗引起,表现为咬合痛和牙龈红肿。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可配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布洛芬缓解症状。
2. 牙周脓肿:牙周组织化脓性感染,常因牙结石刺激或免疫力下降引发,伴随牙龈出血和口臭。需进行牙周刮治,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克林霉素或局部碘甘油。
3. 根尖囊肿: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囊性病变,生长缓慢且早期无痛感。需手术摘除囊肿,若继发感染可选用罗红霉素、多西环素或对乙酰氨基酚。
4. 牙源性肿瘤:颌骨内牙源性组织异常增生,需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病理明确性质,必要时辅以放疗或化疗。
避免挤压患处,保持口腔清洁,出现持续疼痛或疙瘩增大应及时就诊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