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并发症主要有肝性脑病、失血性休克、感染、肝肾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肝硬化患者出现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后,需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1、肝性脑病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后,大量血红蛋白在肠道内被分解产生氨,氨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能诱发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行为异常、嗜睡等症状。治疗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必要时静脉滴注精氨酸注射液。严重时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2、失血性休克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可能导致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当失血量超过800毫升时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表现。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注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必要时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收缩血管止血。
3、感染
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出血后更易发生感染,常见肺部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腹痛、咳嗽咳痰等症状。需进行血培养明确病原体,经验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4、肝肾综合征
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可能引发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需在补液扩容的同时,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必要时使用特利加压素注射液改善肾脏血流。严重者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5、多器官功能衰竭
严重出血可能导致多个器官功能相继或同时出现障碍,除肝肾功能异常外,还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包括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措施。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日常需严格禁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静脉曲张程度,必要时进行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治疗预防再出血。遵医嘱按时服用普萘洛尔片等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出现呕血、黑便等出血表现时需立即就医。
成人晚上做梦尿床可能与心理压力、睡眠障碍、泌尿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无意识排尿、尿频尿急等症状。可通过心理疏导、行为训练、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心理压力
长期焦虑或精神紧张可能导致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控制减弱。建议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缓解压力,避免睡前过度用脑。若伴随持续情绪低落,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
2、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干扰觉醒功能,导致排尿感知异常。典型表现包括鼾声中断、白天嗜睡。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轻症可使用口腔矫正器,中重度需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3、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渗透性利尿和神经源性膀胱。常见多饮多尿伴体重下降,需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除规范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外,需限制睡前液体摄入量。
4、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压迫尿道可能导致残余尿增多。伴随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可通过超声和尿流率检查确诊。轻症可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重症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5、隐性脊柱裂
先天性骶椎发育异常可能影响膀胱神经支配。需通过脊柱X线或MRI确诊,常合并腰骶部皮肤凹陷。可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严重者需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
建议记录排尿日记监测夜间尿量,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量,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床垫使用防水保护罩,发生尿床后及时清洁会阴部预防感染。若每周发作超过2次或伴随其他症状,需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及神经系统评估。白天可进行膀胱训练,逐步延长排尿间隔至3-4小时,增强括约肌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