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办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败血症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静脉营养支持、免疫调节治疗、原发灶处理等方式治疗。新生儿败血症通常由细菌感染、早产低体重、免疫系统不成熟、医源性操作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针对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钠、阿米卡星。治疗需根据血培养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疗程一般持续10-14天。

2、静脉营养支持

对喂养困难患儿需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液。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和促进免疫功能恢复。

3、免疫调节治疗

对重症患儿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免疫调节能中和细菌毒素,改善中性粒细胞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对器官的损害。

4、原发灶处理

需清除感染源如脐炎、皮肤脓疱等局部病灶。对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需进行脑室引流等针对性处理。

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奶量和精神状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红色胎记怎么去除

新生儿红色胎记可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去除。红色胎记通常由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孕期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激光治疗:

脉冲染料激光可选择性破坏异常血管,适用于浅表性鲜红斑痣。治疗需分多次进行,每次间隔4-6周。

2、冷冻治疗:

液氮冷冻适用于较小面积的草莓状血管瘤,通过低温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可能遗留轻微色素沉着。

3、药物治疗:

普萘洛尔口服溶液可用于快速增生的血管瘤,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适用于特殊部位。需严格遵医嘱监测不良反应。

4、手术切除:

针对厚度超过5毫米的复合型血管瘤,或影响功能的病灶。全麻下完整切除后可能需植皮修复。

建议定期监测胎记变化,避免摩擦刺激。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减少可能影响血管发育的食物摄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