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儿童缺铁有什么危害

| 1人回答 | 9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缺铁有什么危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缺铁可能导致贫血、认知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体力不足和情绪行为异常。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常见营养缺乏症,长期缺铁可能对生长发育产生不可逆影响。

1、贫血

缺铁会减少血红蛋白合成,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指甲脆薄、眼睑发白等典型表现,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缺氧症状。确诊后需遵医嘱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铁剂,同时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2、认知障碍

铁是神经髓鞘形成和神经递质合成的必需物质。缺铁儿童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现象,婴幼儿期严重缺铁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智力损伤。建议家长定期监测血常规,发现异常及时使用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药物干预。

3、免疫缺陷

铁参与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缺铁儿童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病程迁延难愈。临床表现为频繁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除补充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外,需注重饮食调理,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摄入。

4、运动能力下降

肌红蛋白合成不足会导致肌肉供氧能力降低,患儿可能出现易疲劳、运动耐力差、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学龄儿童体育课表现明显落后。治疗需结合硫酸亚铁片与适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缺氧症状。

5、情绪异常

铁缺乏影响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代谢,部分儿童会出现烦躁易怒、异食癖(如啃食墙皮、泥土)、睡眠障碍等行为问题。家长需观察孩子情绪变化,配合富马酸亚铁颗粒治疗的同时,应提供心理疏导。

预防儿童缺铁需保证每日膳食中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牛肉、猪肝、蛋黄等,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需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补铁。哺乳期母亲应加强营养,6月龄后及时添加高铁辅食。定期进行血常规筛查,发现缺铁及时治疗,避免长期缺铁影响器官功能发育。注意补铁期间避免与牛奶、浓茶同服,两餐间服用铁剂吸收效果更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发烧头痛欲裂怎么办

发烧头痛欲裂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使用退热药物、就医检查和卧床休息等方式缓解。发烧头痛欲裂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中暑、颅内压增高、偏头痛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有助于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可以配合退热贴辅助降温,但需避开眼周及破损皮肤。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重复进行温水擦浴,每次持续10-15分钟。

2、补充水分

发热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建议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或淡盐水,可加入少量蜂蜜或柠檬汁。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因饮品。若出现呕吐症状,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

3、使用退热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可遵医嘱使用。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退热镇痛作用,适用于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用药期间禁止饮酒或服用其他解热镇痛药。

4、就医检查

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或头颅CT等排查脑膜炎、脑炎等严重疾病。若出现颈项强直、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急诊处理。

5、卧床休息

保持环境安静昏暗,避免声光刺激加重头痛。枕头高度以15-20厘米为宜,可采用半卧位缓解颅内压。睡眠时监测体温变化,每2小时测量记录一次。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或脑力劳动。

发热期间应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恢复期可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清蒸鱼等。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若头痛伴随视力变化、喷射性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流感季节前可接种疫苗预防。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