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荨麻疹

两周岁起很多荨麻疹吃药也没什么效果,该怎么办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两周岁起很多荨麻疹吃药也没什么效果,该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两周岁起反复发作的荨麻疹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通过寻找过敏原、调整药物方案、物理降温、皮肤护理、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环境刺激、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寻找过敏原

儿童荨麻疹多与过敏相关,建议家长记录饮食日记和环境接触史,排查牛奶、鸡蛋、尘螨、花粉等常见致敏物。医院可进行血清IgE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明确过敏原。确诊后需严格回避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

2、调整药物方案

若常规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效果有限,可遵医嘱尝试联合用药。对于顽固性病例,医生可能短期使用孟鲁司特钠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小剂量环孢素等免疫调节剂。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3、物理降温

冷敷可缓解瘙痒症状,家长可用凉毛巾轻敷皮疹处,水温建议20℃左右,避免冰敷导致冻伤。同时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减少汗液刺激。洗澡时水温不超过38℃,禁用碱性肥皂。

4、皮肤护理

选择纯棉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指甲定期修剪避免抓伤。每日可涂抹无香精的保湿霜如凡士林,维持皮肤屏障功能。急性发作期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破损皮肤需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小儿荨麻疹多属风热证或脾虚证,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消风散、玉屏风散等方剂。配合耳尖放血、穴位贴敷等外治法。饮食宜清淡,避免海鲜、羊肉等发物,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

家长需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定期除螨除尘,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观察孩子是否有呼吸道症状或腹痛等全身反应,警惕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建议建立过敏档案,定期随访免疫科或皮肤科医生。日常可补充维生素C和钙剂辅助改善过敏体质,但所有营养补充剂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避免过度依赖激素类药物,长期治疗应以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为目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鼻子下边红血丝怎么消除

鼻子下边红血丝可通过保湿修复、药物治疗、激光治疗、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式消除。红血丝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毛细血管扩张、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

1、保湿修复

皮肤干燥会导致屏障功能减弱,加重红血丝。建议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霜,帮助修复角质层。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日常清洁选择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水温不宜过高。

2、药物治疗

对于炎症引起的红血丝,可遵医嘱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外用药。伴有玫瑰痤疮时可使用甲硝唑凝胶。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长期涂抹。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出现不适及时停用。

3、激光治疗

顽固性毛细血管扩张可考虑脉冲染料激光或强脉冲光治疗。激光能选择性破坏异常血管,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后需严格防晒,避免色素沉着。治疗间隔一般为4-6周,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4、调整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摄入,这些会加重面部潮红。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适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如深海鱼类,可减轻皮肤炎症反应。保持充足饮水,维持皮肤水合状态。

5、避免刺激

减少冷热交替环境刺激,冬季注意面部保暖。避免用力揉搓或去角质护理。选择物理防晒霜,防止紫外线损伤加重红血丝。睡眠时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防止环境干燥。情绪波动时可通过深呼吸缓解面部充血。

日常需注意温和护肤,避免使用磨砂类清洁产品。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戴宽檐帽或打遮阳伞。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皮肤修复。如红血丝持续加重或伴随灼热感,建议及时就诊皮肤科。治疗期间避免自行使用不明成分的祛红产品,防止造成二次损伤。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