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双腿瘙痒可能由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湿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软膏、血糖控制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频繁洗澡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脱屑伴瘙痒。建议减少洗澡频率,沐浴后立即涂抹含尿素或凡士林的保湿霜。
2、接触性皮炎衣物染料、洗涤剂残留等刺激物接触皮肤后引发过敏反应,出现红斑伴剧烈瘙痒。需更换纯棉衣物,可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外涂炉甘石洗剂。
3、湿疹遗传因素与免疫功能异常共同作用导致慢性炎症,常见对称分布的丘疹渗液。治疗需避免抓挠,局部应用氢化可的松软膏、他克莫司软膏,口服依巴斯汀片。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损伤末梢神经,表现为双下肢蚁走感瘙痒。需监测血糖并服用甲钴胺片、硫辛酸胶囊营养神经,配合普瑞巴林胶囊缓解症状。
日常避免热水烫洗患处,穿着透气衣物,瘙痒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皮肤破溃需及时就诊皮肤科。
烫伤处理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包扎、外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进行。烫伤通常由高温液体、蒸汽、火焰、化学物质等原因引起。
1、冷水冲洗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组织损伤。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伤口。
2、消毒包扎冲洗后用碘伏消毒创面,覆盖无菌纱布或医用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3、外用药物浅表烫伤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湿润烧伤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促进愈合。
4、就医治疗深度烫伤或面积超过手掌大小需立即就医,可能需清创、植皮等专业处理,避免自行挑破水泡。
烫伤后避免涂抹牙膏、酱油等偏方,保持创面清洁,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