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儿童发热38摄氏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补液护理、环境调节等方式缓解。发热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环境过热、脱水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30分钟监测一次体温。
2、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不适时,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发热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常伴随食欲减退、精神萎靡。
3、补液护理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温水、口服补液盐或米汤,预防脱水。观察排尿频率和尿液颜色,6小时内无排尿需就医。
4、环境调节保持室温22-24摄氏度,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过度包裹,定时开窗通风。
发热期间建议选择小米粥、苹果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若24小时高热不退或出现抽搐需立即就医。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脐周或右下腹隐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病情发展可能伴随腹泻或便秘。
1、早期表现初期多为脐周阵发性隐痛,疼痛程度较轻,可能伴随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儿童常表现为哭闹不安。
2、进展期腹痛逐渐固定于右下腹,类似阑尾炎表现,发热可达38.5℃以上,出现明显食欲下降和反复呕吐,部分患者有轻度腹泻。
3、终末期持续高热超过39℃,腹痛加剧且范围扩大,可能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婴幼儿可出现嗜睡或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
建议出现持续腹痛伴发热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肠管震动带来的疼痛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