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急性肠炎拉肚子两天怎么办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肠炎拉肚子两天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急性肠炎腹泻两天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诺氟沙星胶囊、小檗碱片等方式治疗。急性肠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用于预防和治疗腹泻引起的轻中度脱水,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和无水葡萄糖。急性肠炎患者因频繁排便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盐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使用时应按说明书比例配制,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对严重脱水或持续呕吐者需及时就医。

2、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为肠黏膜保护剂,能吸附肠道内的病原体及其毒素,缓解腹泻症状。该药物对病毒性肠炎和细菌性肠炎均有效,服用后可在肠道形成保护层。蒙脱石散需空腹服用药物间隔两小时,避免影响其他药物吸收。若用药后出现便秘应减量。

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含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急性肠炎。该制剂需用温水冲服,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服,需间隔两小时以上。

4、诺氟沙星胶囊

诺氟沙星胶囊为喹诺酮类抗菌药,适用于细菌性肠炎的治疗。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发挥作用,对大肠杆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有效。18岁以下人群及孕妇禁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细菌性肠炎通常伴随发热、脓血便等症状。

5、小檗碱片

小檗碱片主要成分为盐酸小檗碱,具有抗菌和抑制肠道分泌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有效。该药物可能引起便秘、恶心等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细菌性肠炎多因进食不洁食物导致,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急性肠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高脂、高糖及乳制品。注意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腹泻期间需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少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帮助肠道功能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中上腹部疼痛是急性胃炎吗

中上腹部疼痛可能是急性胃炎,也可能是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胰腺炎、心肌梗死等疾病引起。急性胃炎通常表现为中上腹隐痛或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1、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可能与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中上腹隐痛或灼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尼替丁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2、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中上腹规律性疼痛,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铋钾颗粒、法莫替丁片、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日常需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3、胆囊炎

胆囊炎可能与胆结石、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中上腹或右上腹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发热、恶心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急性发作期需禁食,缓解后低脂饮食。

4、胰腺炎

胰腺炎可能与胆道疾病、酗酒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中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可能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注射液等药物。恢复期需严格戒酒,低脂饮食。

5、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可能伴有胸闷、气短、出汗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溶栓、介入治疗等。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避免剧烈运动。

出现中上腹部疼痛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根据医生建议完善胃镜、腹部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