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高钾血症患者是否需要长期透析取决于血钾水平是否持续异常以及肾功能状态。若肾功能严重受损且血钾反复升高,可能需要长期透析;若为急性高钾血症或肾功能可代偿,通常无须持续透析。
高钾血症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血钾超过一定阈值时,需紧急透析治疗以快速降低血钾浓度。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性肾损伤、横纹肌溶解等急症。透析能有效清除体内多余钾离子,但若肾功能逐渐恢复或通过药物控制稳定,可逐步减少透析频率直至停止。此时需密切监测血钾、尿量及肌酐水平,配合低钾饮食和降钾药物管理。
对于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由于肾脏排钾功能基本丧失,可能需长期维持性透析。这类患者常合并少尿或无尿,口服降钾药物效果有限,规律透析成为维持血钾平衡的主要手段。但部分残余肾功能较好的患者,通过严格限制高钾食物摄入、使用钾结合剂等非透析方法,也可能避免长期透析。
高钾血症患者应定期监测电解质,避免食用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钾食物。透析期间需关注干体重变化,防止容量负荷过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控制原发病,延缓肾功能恶化。出现肌肉无力、心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由肾内科医生评估调整透析方案。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白细胞变化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性下降、CD4/CD8比值倒置,可能伴随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形态异常。
艾滋病病毒特异性攻击CD4+T淋巴细胞,导致其数量持续降低,当CD4计数低于200个/μL时提示进入艾滋病期。
正常比值应大于1,感染者因CD4细胞减少和CD8细胞反应性增多,会出现比值小于1的典型免疫失衡表现。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下降,与骨髓抑制或机会性感染有关,增加细菌感染风险。
外周血涂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可能出现空泡变性等非特异性改变,反映免疫系统持续活化状态。
确诊感染后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CD4细胞计数,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日常注意营养均衡和感染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