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接触性皮炎和湿疹的区别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接触性皮炎和湿疹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接触性皮炎和湿疹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接触性皮炎通常由外界物质直接刺激或过敏反应引起,表现为接触部位的红肿、瘙痒;湿疹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症状包括皮肤干燥、红斑、渗出等。两者在急性期症状相似,但病程和治疗方法存在差异。

接触性皮炎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由化学物质、物理刺激等直接损伤皮肤屏障导致,如强酸、洗涤剂接触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水疱。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属于IV型超敏反应,常见致敏原包括镍、染发剂、橡胶等,症状通常在接触后24-72小时出现,表现为剧烈瘙痒的丘疹或渗出性皮损。治疗需彻底避免接触致敏原,急性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时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

湿疹的典型特征是慢性复发性病程,根据临床特点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以密集粟粒大丘疹、水疱伴渗出为主,亚急性期出现鳞屑和结痂,慢性期表现为皮肤增厚、苔藓样变。病因涉及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调节异常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治疗需长期管理,基础护理包括使用保湿剂如尿素软膏,急性发作期可短期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部分患者需排查食物、吸入性过敏原。

日常护理中,接触性皮炎患者应佩戴防护用具避免接触已知刺激物,湿疹患者需保持适宜环境湿度并减少过度洗浴。两种疾病均需避免搔抓,穿着纯棉透气衣物。若皮损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医生可能通过斑贴试验鉴别接触性皮炎的具体过敏原,或建议湿疹患者进行血清IgE检测辅助诊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腰疼坐骨神经疼怎么治疗

腰疼坐骨神经疼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腰疼坐骨神经疼通常由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腰椎管狭窄、脊柱肿瘤、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3天,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自然曲度。避免久坐久站及腰部扭转动作,必要时可佩戴腰围提供支撑。卧床期间可尝试仰卧位双膝屈曲或侧卧屈膝体位缓解神经压迫。

2、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采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热疗促进血液循环,慢性期适用牵引治疗扩大椎间隙。康复阶段可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臀桥、鸟狗式等动作,每周3-5次,每次15-20分钟。水中运动能减轻腰椎负荷,适合肥胖患者。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神经根炎症,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改善肌肉痉挛。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片联合维生素B1片促进神经修复。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缓释片,但需警惕药物依赖性。

4、神经阻滞治疗

在影像引导下进行硬膜外腔或神经根阻滞,常用药物包括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中重度疼痛,效果可持续1-3个月。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证。

5、手术治疗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适用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微创切口仅7毫米。腰椎融合术用于严重椎管狭窄或脊柱不稳,需植入椎弓根螺钉系统。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日常应避免搬运重物及突然转腰动作,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睡眠时在膝关节下方垫枕保持屈髋屈膝体位,办公时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可进行游泳、慢跑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发作期暂停运动并及时复查影像学检查。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晒太阳20-30分钟促进骨骼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