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植发3个月后毛囊脱落可能由术后护理不当、毛囊炎、供体区质量差、排斥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干预、二次修复手术、激光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补救。
1、术后护理不当过度抓挠或清洗植发区域可能导致毛囊松动脱落,需保持头皮清洁并使用医用洗发水,避免外力摩擦。
2、毛囊炎感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会破坏毛囊存活,表现为红肿化脓,可遵医嘱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头孢克肟等抗感染药物。
3、供体区质量差后枕部毛囊若存在隐性脱发基因,移植后仍会脱落,需通过毛囊检测评估后选择FUE或FUT二次加密手术。
4、免疫排斥反应少数患者对异体毛囊产生排异,需口服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严重者需移除移植单位。
补救期间应补充蛋白质、维生素B族及锌元素,避免熬夜和吸烟,术后6个月可评估最终存活率再决定进一步处理方案。
女性脱发可能由遗传因素、激素变化、营养缺乏、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激素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雄激素性脱发具有家族遗传倾向,表现为头顶及发际线头发逐渐稀疏。建议使用米诺地尔酊、螺内酯片、非那雄胺片等药物延缓脱发进程,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
2、激素变化:产后、更年期或服用避孕药导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引发休止期脱发。通常伴随头发整体变薄,可通过补充铁蛋白、使用低浓度米诺地尔、调整避孕方式改善。
3、营养缺乏:长期节食或偏食导致缺铁、缺锌、缺乏维生素D等会造成弥漫性脱发。日常需增加红肉、贝类、深色蔬菜摄入,严重时可服用蛋白琥珀酸铁、葡萄糖酸锌、骨化三醇等补充剂。
4、疾病因素: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常伴随脱发,可能与代谢紊乱、雄激素升高有关。需治疗原发病,如使用左甲状腺素钠、二甲双胍等药物控制基础疾病。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烫染,洗头时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每周进行2-3次头皮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若脱发量每日超过100根或持续3个月以上,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或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