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气管插管拔管需严格遵循评估指征、准备物品、操作步骤、监测反应四步流程。拔管前需确认患者具备自主呼吸能力、气道保护反射恢复、血气指标稳定等条件,操作中注意清理分泌物并备好应急设备,拔管后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和氧合状态。
评估指征是拔管的前提条件,需确认患者神志清醒且能完成指令动作,咳嗽和吞咽反射存在,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达到标准,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在正常范围。同时需排除喉头水肿、气道狭窄等禁忌证,评估气囊漏气试验结果。准备物品包括负压吸引装置、氧气面罩、简易呼吸器、气管切开包等急救设备,检查喉镜和气管插管型号是否匹配,备好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应急药品。操作步骤需先充分吸净口鼻腔及气管内分泌物,给氧后松开气囊,嘱患者深呼吸时迅速拔出导管,过程中避免暴力操作。监测反应需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警惕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发生,必要时给予无创通气支持。
拔管后应保持床头抬高30度,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避免24小时内使用镇静药物。每日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密切观察有无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记录出入量变化。建议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肺复张,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部情况。如出现喘鸣或三凹征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警惕再插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