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根尖周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根尖周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根尖周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根尖区疼痛、咬合不适、牙龈肿胀、瘘管形成、牙齿松动等。

1、根尖区疼痛

根尖周病早期可能表现为根尖区轻微钝痛,咀嚼时加重。随着炎症发展,疼痛可能转为持续性跳痛,部分患者会出现放射性疼痛。疼痛通常由根尖周组织炎症反应导致,可能伴随根尖部骨质吸收。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可能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2、咬合不适

患者常主诉患牙有浮起感,咬合时出现早接触或不适。这是由于根尖周炎性渗出物积聚导致牙齿轻微伸长所致。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咬合不适,部分患者会不自主避免使用患侧咀嚼。

3、牙龈肿胀

急性根尖周炎可能引起患牙根尖区牙龈红肿,触痛明显。慢性根尖周炎可能形成局限性牙龈肿胀,质地较硬。脓肿形成时可见牙龈黏膜发亮,按压可能有波动感。部分患者肿胀可能扩散至面部,导致面部不对称。

4、瘘管形成

慢性根尖周炎常见特征为瘘管形成,多见于患牙根尖区牙龈或颊侧黏膜。瘘管开口处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按压周围组织时分泌物增多。瘘管可能暂时闭合后又重新开放,长期不愈的瘘管可能造成局部色素沉着。

5、牙齿松动

长期慢性根尖周炎可导致患牙出现不同程度松动。这是由于根尖周炎症破坏牙槽骨所致,松动程度与骨质破坏范围相关。患牙可能出现叩诊不适,牙周膜间隙增宽。严重者可能出现牙齿移位或脱落风险。

根尖周病患者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齿异常及时就诊。治疗期间应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日常可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牙间隙。急性期可暂时采用温盐水漱口缓解症状,但需尽快接受专业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监测根尖周组织愈合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烤瓷牙上面打了个洞还能用吗

烤瓷牙上面打了个洞是否还能使用,需要根据洞的大小和位置来判断。如果洞较小且位于非受力区域,通常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洞较大或位于咬合面等关键部位,则可能无法继续使用。烤瓷牙破损可能与外力撞击、材料老化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烤瓷牙表面出现小洞时,若未伤及内部金属基底且不影响咬合功能,牙医可能通过树脂填充或抛光修复继续使用。这种情况多见于瓷层局部剥落或微小裂纹,患者可能仅感觉轻微粗糙感,但不会导致牙齿敏感或疼痛。日常需避免用该侧咀嚼硬物,定期检查修复体完整性。

当破损形成较大孔洞或暴露金属层时,可能出现冷热刺激敏感、食物嵌塞等问题。此时修复体强度显著下降,继续使用可能导致基牙继发龋或修复体完全断裂。特别是咬合面的破损会改变受力分布,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不适。需拆除原修复体后重新取模制作,必要时需先治疗基牙问题。

烤瓷牙破损后应避免自行使用粘接剂修补,防止误吞碎片或刺激牙龈。就诊前可用蜡覆盖锐利边缘防止刮伤口腔黏膜。修复期间建议选择软质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长期使用超过5年的烤瓷牙出现破损时,建议全面评估修复体状态,考虑更换为全瓷冠等更耐用的修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