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 动脉瘤

主动脉瘤放支架有什么影响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主动脉瘤放支架有什么影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主动脉瘤放置支架一般能有效防止瘤体破裂,但可能引起内漏、支架移位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支架植入术是治疗主动脉瘤的常见方式,适用于瘤体直径超过一定标准或存在破裂风险的患者。

支架植入后最常见的影响是内漏,即血液仍可通过支架与血管壁之间的缝隙流入瘤腔。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术后早期或晚期,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定期监测。轻度内漏可能无需处理,严重内漏可能需二次手术修复。支架移位多因血管形态改变或支架固定不牢导致,可能造成分支血管堵塞或支架功能失效。血栓形成与支架材质或患者凝血功能有关,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预防。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疼痛等异物反应,通常1-2周内自行缓解。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支架感染,多与术前存在未控制的感染灶相关,需静脉使用抗生素甚至移除支架。支架覆盖重要分支血管时可能影响脏器供血,如肾动脉受累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对于马凡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患者,血管壁结构异常可能增加支架相关并发症概率。术后新发主动脉夹层虽罕见,但需紧急处理以防血管破裂。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体位改变。建议每3-6个月进行CT血管造影复查,观察支架形态及瘤体变化。出现突发胸背痛、下肢无力或血压骤降时需立即就医。日常应控制血压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戒烟并保持低盐饮食,避免增加血管壁压力的因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腹主动脉瘤能不能做胰腺手术

腹主动脉瘤患者能否进行胰腺手术需根据动脉瘤大小、位置及稳定性综合评估,多数情况下需优先处理动脉瘤再考虑胰腺手术,少数稳定性动脉瘤可在严密监测下同期手术。

腹主动脉瘤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快速增大趋势时,部分患者可考虑在血管外科监护下实施胰腺手术。此时需通过CT血管造影动态评估瘤体稳定性,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技术减少血流冲击,并避免血压剧烈波动。术后需在重症监护室连续监测动脉瘤变化,使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血管壁压力,同时预防性使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风险。

当动脉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伴有内膜撕裂时,通常须分期手术。优先通过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或开放手术置入人工血管,待术后3-6个月血管重建稳定后,再行胰腺部分切除术等治疗。若强行同期手术可能导致瘤体破裂大出血,尤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复杂术式会显著增加腹腔血管压力。急诊情况下若必须手术,需备好覆膜支架等急救器械,麻醉团队需准备自体血回输设备。

建议术前完善主动脉CTA、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血管状态,术中采用有创动脉压监测,术后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影响血管愈合。患者应严格戒烟并控制血压,定期复查主动脉直径变化,出现突发性腰背痛需立即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