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宏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牙槽骨吸收可以通过骨移植、种植牙和日常护理等方法来恢复,但具体恢复方案需根据吸收程度和个体身体状态由医生评估决定。
1、牙槽骨吸收的原因
牙槽骨吸收可能是因牙周炎、拔牙后长期缺牙或老年性骨质减少等因素导致。牙周炎是牙槽骨吸收最常见的原因,其长期影响会导致骨组织逐渐退化;拔牙后若不及时修复,牙槽骨因缺乏负担刺激会逐渐萎缩;另外,老年人由于骨质流失,也可能加速牙槽骨的吸收。
2、医学干预方法
1骨移植术:在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情况下,可选择自体骨移植如腰椎骨或颌骨,或人工骨粉移植,并促进骨再生。
2引导骨再生术GBR:通过使用可吸收膜促进骨组织生长,在种植牙等口腔治疗中十分常见。
3种植牙术:通过在牙槽骨缺损部位植入人工牙根,同时通过力学刺激改善骨组织萎缩情况。
3、日常护理与预防措施
1定期检查牙周:每年洗牙1-2次,有助于去除牙结石,预防牙周炎。
2及时修复缺牙:拔牙后建议3-6个月内进行种植牙或戴义齿,以减少骨吸收风险。
3科学饮食: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深绿色蔬菜等,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
牙槽骨吸收恢复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严重吸收需尽早就医采取医学干预,而日常生活中则需注重口腔护理和营养均衡的饮食,防止牙槽骨继续退化。保持定期口腔检查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