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孕妇在妊娠20周后,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无蛋白尿。妊娠期高血压可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四种类型,具体诊断需结合血压值、尿蛋白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1、轻度妊娠期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109mmHg,无明显蛋白尿,无器官功能损害。可通过休息、左侧卧位、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片50mg每日2次、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1次等。
2、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伴有蛋白尿或器官功能损害。需住院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硫酸镁注射液4g静脉注射、硝苯地平片10mg舌下含服等,必要时终止妊娠。
3、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基础上出现蛋白尿≥0.3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治疗以降压、解痉、镇静为主,常用药物包括硫酸镁注射液、拉贝洛尔片等,密切监测母胎情况。
4、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出现抽搐或昏迷。需立即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硫酸镁注射液解痉,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尽快终止妊娠。
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孕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蛋白尿或血压显著升高。治疗原则与子痫前期相似,需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及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下,增加优质蛋白质如鱼、蛋、奶等摄入。适当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每日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及胎儿发育情况,按时产检,遵医嘱用药,出现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痛等症状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保证充足睡眠,左侧卧位休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