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看中医消化内科需要做胃镜和肠镜吗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看中医消化内科需要做胃镜和肠镜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海泉
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看中医消化内科是否需要做胃镜和肠镜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中医诊疗可通过望闻问切评估胃肠功能,但若存在器质性病变风险时仍需配合内镜检查。

中医消化内科诊疗通常以四诊合参为核心,通过舌象、脉象及症状分析胃肠功能状态。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轻症,中医可能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或推拿改善症状,无须强制胃镜肠镜检查。但若患者出现持续便血、体重骤减、吞咽困难等报警症状,或存在胃癌、肠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即使就诊中医也建议完善内镜检查以排除肿瘤、溃疡等器质性病变。部分中医院已开展无痛胃肠镜技术,可同步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影像学诊断。

对于长期腹痛腹泻但西医检查无异常的功能性肠病患者,中医通过辨证分型治疗可能更具优势。但若患者年龄超过40岁且症状新发,或伴随大便隐血阳性等异常指标,中医师同样会建议先完成胃肠镜检查明确诊断。部分中药如大黄、芒硝可能影响内镜观察效果,计划做检查前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

就诊中医消化内科期间应详细描述症状变化规律,配合医生完成必要体格检查。无论是否进行内镜检查,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规律作息以配合治疗。若中医调理1-2个月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呕血、黑便等急症表现,应及时转诊消化内科进行内镜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acei类降压药特点

ACEI类降压药的特点包括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醛固酮分泌、保护肾脏功能、改善心血管重构。 1、抑制酶活性:ACEI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常用药物如卡托普利片,每日剂量25-50mg,分2-3次口服。 2、降低阻力:这类药物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脏负担。贝那普利片每日剂量10-20mg,可单次或分次服用。 3、减少分泌:ACEI类药物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减少钠水潴留,有助于控制血压。雷米普利片每日剂量2.5-10mg,通常早晨服用。 4、保护肾脏:此类药物能够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延缓肾功能损害。福辛普利片每日剂量10-20mg,可随餐服用。 5、改善重构:ACEI类药物可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改善心血管重构,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培哚普利片每日剂量4-8mg,建议早晨服用。 合理使用ACEI类降压药的同时,建议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