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小儿佝偻病通常不会遗传,主要与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代谢异常有关。佝偻病的发生主要有营养摄入不足、日照不足、胃肠吸收障碍、肝肾疾病、药物影响等因素。
1. 营养摄入不足
婴幼儿长期母乳喂养未补充维生素D,或辅食添加不合理导致钙磷摄入不足,可能引发佝偻病。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如蛋黄、强化米粉,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
2. 日照不足
皮肤通过紫外线照射合成维生素D是重要来源。若儿童长期处于室内、过度防晒或居住高纬度地区,可能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建议家长每日带儿童进行15-30分钟户外活动,暴露面部和四肢皮肤。
3. 胃肠吸收障碍
慢性腹泻、乳糜泻等消化系统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此类患儿可能伴随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需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治疗原发病,同时静脉补充维生素D制剂。
4. 肝肾疾病
严重肝脏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羟化过程,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这类患儿往往伴有黄疸、水肿等表现,需治疗原发病并使用骨化三醇软胶囊、碳酸钙D3颗粒等药物调节代谢。
5. 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苯妥英钠片、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能干扰维生素D代谢。若患儿因癫痫等疾病需长期服药,家长应定期检测血钙磷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增加维生素AD胶丸的补充剂量。
预防佝偻病需保证每日400-800IU维生素D摄入,6月龄后逐步添加含钙丰富的辅食。早产儿、低体重儿等高风险群体应加强监测,出现多汗、夜惊、方颅等早期症状时及时就医。哺乳期母亲也需注意自身维生素D补充,避免通过母乳影响婴儿营养状态。日常护理中应避免过早让婴儿站立或行走,防止骨骼变形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