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儿童黄疸挂什么科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黄疸挂什么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黄疸建议挂儿科或新生儿科,可能与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胆道闭锁、新生儿溶血病、肝炎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儿科

儿科是处理儿童黄疸的常规科室,适合初诊评估。医生会通过皮肤黄染范围、巩膜黄染程度、大便颜色等初步判断黄疸类型。若为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增加喂养频次、日光照射等方式促进胆红素代谢。若怀疑病理性黄疸,儿科医生会开具血常规、肝功能、肝胆超声等检查,并根据结果转诊至专科。

2、新生儿科

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出现黄疸应优先选择新生儿科。该科室擅长处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ABO溶血等疾病。医生会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或血清胆红素检测评估严重程度,必要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于早产儿或胆红素水平快速上升者,可能需住院进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或换血疗法。

3、小儿消化内科

若黄疸伴随陶土色大便、肝脾肿大等症状,可能需转诊至小儿消化内科。该科室专注诊治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征等疾病。医生会通过MRCP、肝活检等检查明确病因,对于胆道闭锁可能需行葛西手术,肝炎综合征则需保肝治疗如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苯双酯滴丸等药物。

4、小儿外科

疑似胆总管囊肿、胆道畸形等外科疾病导致的黄疸需就诊小儿外科。医生会根据腹部CT或术中胆道造影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如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术后可能需长期随访胆汁引流情况,并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改善胆汁淤积。

5、小儿感染科

黄疸合并发热、C反应蛋白升高时需排查巨细胞病毒感染、败血症等,此时应挂小儿感染科。医生会进行TORCH筛查、血培养等检测,确诊后可能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感染治疗。严重感染者需住院进行静脉输液及生命体征监测。

家长发现儿童黄疸时需记录出现时间、进展情况以及是否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母乳喂养儿可适当增加喂养量促进排便,但避免自行服用茵栀黄等中药。日光照射时需注意保护眼睛并控制时长,避免晒伤。若黄疸持续超过两周或手心脚心出现黄染,须立即复诊排查病理性因素。日常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进食量及尿液颜色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晚饭吃多了胃疼下半夜疼的厉害怎么办

晚饭吃多了胃疼下半夜疼的厉害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遵医嘱使用药物、保持体位缓解、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胃部夜间疼痛通常由饮食过量、胃酸分泌过多、胃肠功能紊乱、胃炎或胃溃疡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可少量饮用温水稀释胃酸,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若疼痛缓解后,后续饮食需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或高糖食物。

2、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的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肠痉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糖尿病患者及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

3、遵医嘱使用药物

若疼痛持续,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尼替丁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铝碳酸镁可中和胃酸并保护黏膜,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灼痛。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保持体位缓解

采取左侧卧位或半坐卧位,减轻胃部压力。避免平躺导致胃酸反流加重疼痛。可垫高床头15-20厘米,利用重力减少夜间胃内容物反流。

5、及时就医

若疼痛伴随呕血、黑便、持续呕吐或放射至背部,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胰腺炎等急症,需立即就医。胃溃疡患者夜间痛可能为穿孔前兆,需急诊处理避免休克。

日常需养成规律进食习惯,晚餐控制在七分饱,进食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长期反复夜间胃痛者应完善胃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胃部不适期间禁烟酒及浓茶咖啡。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