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胃镜复查等方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过烫、腌制食物,减少胃黏膜刺激。选择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山药、南瓜,少量多餐减轻胃部负担。
2、药物治疗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可修复胃黏膜,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改善消化不良,维生素B12注射液纠正恶性贫血。
3、根除幽门螺杆菌采用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两种抗生素。根除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4、定期复查每1-2年进行胃镜及病理检查,监测胃黏膜萎缩程度与肠上皮化生情况,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胃黏膜修复。
肚脐排湿气可通过艾灸、中药敷贴、拔罐、饮食调理等方式实现。湿气重可能与环境潮湿、脾胃虚弱、饮食不当、久坐少动等因素有关。
1、艾灸:艾灸神阙穴可温阳化湿,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烫伤。脾胃虚弱者配合足三里穴效果更佳。
2、中药敷贴:将苍术、白术等健脾祛湿中药研末敷于脐部,皮肤敏感者需测试后使用。可配合藿香正气水外用增强疗效。
3、拔罐:在肚脐周围行闪罐或留罐,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操作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4、饮食调理: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山药、芡实等健脾利湿食材,避免生冷油腻。湿热体质者可饮用冬瓜荷叶茶。
日常保持腹部保暖,适度运动促进排汗,湿气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