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乳腺癌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发烧症状,但若肿瘤继发感染或发生转移时可能出现发热。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恶性增殖形成的肿瘤,早期多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局部症状。
乳腺癌本身属于实体肿瘤,肿瘤细胞增殖过程通常不会直接引起全身性发热反应。多数患者仅在疾病早期出现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内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局部体征。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压迫周围神经导致乳房疼痛,但疼痛程度与肿瘤大小不一定相关。部分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可能出现乳房皮肤发红、温度升高等类似炎症表现,但体温检测多在正常范围。
当乳腺癌病灶发生坏死或破溃时,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导致体温升高,此时发热多伴有患处红肿热痛等典型感染征象。晚期乳腺癌发生骨转移时,肿瘤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可能引起肿瘤热,表现为午后低热伴盗汗。癌细胞转移至肝脏或肺部时,可能因器官功能受损出现持续中低度发热。炎性乳腺癌作为一种特殊类型,可能以乳房红肿热痛伴发热为首发症状,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建议乳腺癌患者定期监测体温变化,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8℃持续3天以上,或伴有寒战、乏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灶。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化疗后白细胞减少阶段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日常可记录体温波动情况,配合医生完成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检测,发热期间保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