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婴儿性血管内皮瘤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儿性血管内皮瘤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支修益
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婴儿性血管内皮瘤是由胚胎时期血管组织的增殖形成的。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块。早期表现为充血毛细血管瘤样隆起,6个月后增殖明显加快。严重时会导致局部水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孩子的血管肿瘤在1岁以后可以逐渐消失。四分之一的孩子会留下皮下疤痕、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松弛。可以发生在肺组织、肝脏和骨骼中。骨血管内皮瘤是明显的症状,可导致骨损伤。患者可有疼痛症状,一般在下肢长骨。这种血管瘤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消失。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胰腺癌扩散后有治愈的可能吗

胰腺癌扩散后治愈的可能性较低,但仍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手术和放疗等方式延缓病情进展。胰腺癌扩散可能与基因突变、慢性胰腺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 1、化疗:化疗是胰腺癌扩散后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吉西他滨1000mg/m²,静脉注射、紫杉醇175mg/m²,静脉注射和奥沙利铂130mg/m²,静脉注射。这些药物可抑制癌细胞增殖,延缓病情进展。 2、靶向治疗:靶向药物如厄洛替尼150mg,口服,每日一次和贝伐珠单抗5mg/kg,静脉注射,每两周一次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表达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200mg,静脉注射,每三周一次和纳武利尤单抗240mg,静脉注射,每两周一次可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4、手术:对于局部扩散的胰腺癌,可能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全胰腺切除术,切除肿瘤及周围受累组织,减少肿瘤负荷。 5、放疗:放疗可用于缓解疼痛和局部控制肿瘤,常用技术包括调强放疗和立体定向放疗,剂量根据病情个体化调整。 胰腺癌扩散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豆腐等,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可通过心理咨询或加入病友互助小组,缓解焦虑和压力。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