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小儿淹溺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呛咳、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进展期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呕吐、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瞳孔散大、呼吸心跳停止。淹溺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原因,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送医。
1、早期表现
淹溺初期患儿因呼吸道进水会出现剧烈呛咳,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可能出现喉部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口唇及甲床因缺氧呈现青紫色,部分患儿会本能性挣扎并伴有恐惧情绪。此时家长需立即将患儿脱离水域,清理口鼻异物,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
2、进展期症状
随着缺氧加重,患儿可能出现意识状态改变,表现为烦躁不安或反应迟钝。胃肠内容物反流引发呕吐,呕吐物可能堵塞气道。皮肤温度降低且呈现大理石样花纹,四肢末端湿冷。此时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消失需开始胸外按压。
3、终末期表现
严重缺氧会导致昏迷状态,瞳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浅慢甚至停止,心音微弱或无法触及。部分患儿出现肺水肿,口鼻溢出粉红色泡沫痰。此时属于临床死亡前期,须持续心肺复苏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同时紧急联系急救系统。
4、继发损害
即使复苏成功,24-48小时内仍可能发生继发性肺损伤,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脑缺氧可能导致抽搐、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部分患儿会出现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少尿或无尿,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迟发症状
部分患儿在淹溺后1-3天出现迟发性肺水肿,称为二次淹溺,表现为再次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热。长期后遗症包括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脑水肿等。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及尿量变化。
发现儿童淹溺应立即实施急救,清除呼吸道积水后保持侧卧体位,对无呼吸者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即使患儿意识恢复也需送医监测,因淹溺后肺损伤可能延迟出现。日常生活中家长需加强水域监管,为儿童配备合格救生设备,游泳时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中止活动。院前急救后应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转运途中注意保暖并预防呕吐误吸,到达医院后完善血气分析、胸部CT等检查评估器官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