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折过早走路有什么后果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过早走路有什么后果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过早走路可能导致骨骼愈合异常、延长康复时间甚至引发二次骨折,因此骨折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恢复,避免提前负重。以下是骨折过早走路可能的具体后果、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
1骨骼愈合不良
骨折早期,骨骼需要稳定环境进行愈合。过早走路会导致骨折部位移动、不对齐或稳定性不足,影响骨痂的形成甚至导致错位愈合又称为畸形愈合。这可能引发需要再次手术修复的严重问题。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使用石膏、夹板等固定装置,并定期复查X光,确保骨折正常愈合。
2延长康复时间
过早走路会给骨折部位施加额外的负担,影响愈合速度,延长康复期。有些患者甚至因为反复受力造成骨折部位加剧损伤,需重新治疗,康复进度被迫重新开始。康复期内,可通过适度的无负重运动如卧床抬腿或佩戴护具进行上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但要避免对骨折处施加压力。
3引发二次骨折及并发症
未完全愈合的骨骼在负重情况下容易导致二次骨折,尤其是重量承载较多的下肢骨折。同时,不正确的负重恢复还可能引发关节损伤、血管压迫以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在恢复行走能力前,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负重训练。
避免骨折过早走路,需要遵循以下建议:
确保骨折部位的完全固定,听从医生的康复计划。
按时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包括X光检查、功能评估。
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如利用助行器或支具辅助逐步恢复活动能力。
骨折后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早走路不仅可能延误康复,还可能对骨骼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患者需保持耐心,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分阶段康复计划实施行动,确保骨折的完全康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有哪些

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抑制骨吸收、调节血脂等方式延缓病情进展。 1、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片每日10mg口服,唑来膦酸注射液每年5mg静脉滴注,伊班膦酸钠片每月150mg口服。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延缓股骨头塌陷。 2、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每日5000IU皮下注射,华法林片每日2.5mg口服。这类药物能够改善股骨头局部微循环,增加血供,促进坏死区域修复。 3、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日20mg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每日10mg口服。这类药物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内脂质沉积,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 4、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每日3次每次10粒口服,血府逐瘀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口服。这类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营养补充:碳酸钙D3片每日1片口服,骨化三醇软胶囊每日0.25μg口服。这类药物能够补充钙质,促进骨形成,维持骨骼健康。 股骨头坏死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等。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复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