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天热宝宝就拉肚子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天热宝宝就拉肚子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天热宝宝拉肚子可能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肠道感染、食物过敏、轮状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保暖、补液治疗、抗过敏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

夏季高温易导致食物变质,宝宝食用后可能引发胃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可能伴有轻微腹痛。家长需注意奶瓶餐具消毒,避免喂食隔夜或暴露在室温下超过2小时的食物。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

2、腹部受凉

空调房内宝宝腹部未做好保暖时,冷刺激会导致肠蠕动加快。症状以水样便为主,通常无发热。建议家长给宝宝穿护肚围,睡眠时盖好腹部。可配合热敷缓解,必要时使用小儿肠胃康颗粒、醒脾养儿颗粒等中成药调理。

3、肠道感染

夏季细菌繁殖活跃,宝宝接触污染物品后易发生细菌性肠炎。典型表现为黏液脓血便,可能伴随发热呕吐。家长需加强手部清洁,玩具定期消毒。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配合布拉氏酵母菌散调节菌群。

4、食物过敏

部分宝宝对夏季常见水果如芒果、荔枝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除腹泻外常伴有皮疹、口周红肿等症状。家长应记录饮食日记,发现过敏源后立即停用。急性期可遵医嘱服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

5、轮状病毒感染

该病毒在高温环境下仍具传染性,通过粪口传播引发婴幼儿腹泻病。特征为蛋花汤样便,每日可达10余次,易导致脱水。家长需注意便后及时处理排泄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治疗需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锌制剂等药物,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

夏季护理腹泻宝宝需注意维持水分摄入,可少量多次喂食米汤、苹果汁等低渗液体。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蒸苹果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若出现持续发热、血便、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症状,家长须立即带宝宝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不小心烫伤起泡了怎么办

宝宝烫伤起泡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保护创面、使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烫伤通常由接触高温物体、热液烫伤、火焰灼伤、化学灼伤、电击伤等原因引起。

1、冷水冲洗

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水温控制在15-25摄氏度。冷水冲洗能快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热力对组织的持续损伤,缓解疼痛感。注意不可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敷在创面上,以免造成冻伤。冲洗时水流压力不宜过大,避免冲破水泡。

2、消毒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创面,消毒范围应超过烫伤边缘2厘米。消毒时不可强行撕脱粘附在创面上的衣物,必要时可剪除周围衣物。避免使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消毒剂,这些可能延缓伤口愈合。消毒后保持创面干燥,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

3、保护创面

对于完整的水泡不要刺破,水泡皮是天然的保护层。小水泡可直接覆盖无菌纱布,大水泡需在医生指导下处理。使用医用凡士林纱布或硅胶敷料覆盖创面,外层用无菌纱布包扎。包扎不宜过紧,每天更换敷料1-2次,观察创面变化。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受压。

4、使用药物

浅二度烫伤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湿润烧伤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这些药物能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家长不可自行给宝宝使用抗生素药膏,不当用药可能导致过敏或耐药性。用药前需清洁双手,用棉签轻柔涂抹药物,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创面。

5、就医治疗

当烫伤面积超过宝宝手掌大小、位于面部或关节部位、出现感染迹象时需立即就医。三度烫伤表现为创面苍白或焦痂形成,必须由专业医生处理。就医时准确告知烫伤时间、原因和处理经过,配合医生进行清创、包扎等治疗。严重烫伤可能需要住院进行补液、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家长平时应将热水瓶、电熨斗等高温物品放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餐桌避免铺桌布以防拉扯烫伤。烹饪时让宝宝远离厨房,洗澡前先试水温。家中可备烫伤急救药品,但不要随意使用。烫伤后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补充足够水分,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创面修复。恢复期避免阳光直射创面,防止色素沉着。定期复诊评估愈合情况,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