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胃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长期高盐饮食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及有胃癌家族史者,预防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胃镜筛查及戒烟限酒等方式实现。
1、高危人群长期摄入腌制食品或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明确致癌因素,可通过呼气试验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属于癌前病变;直系亲属患胃癌者遗传风险增加2-3倍。
2、饮食预防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避免霉变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西蓝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含异硫氰酸盐,大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均有抑癌作用。
3、病原体控制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规范四联疗法根除,含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及两种抗生素。治疗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避免交叉感染需分餐制。
4、筛查监测40岁以上高危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发现癌前病变可内镜下切除。胃蛋白酶原比值联合胃泌素-17检测可作为初筛手段。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出现持续上腹隐痛、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超过90%。
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有内镜下切除、根治性手术、化学治疗、靶向治疗。
1、内镜下切除:早期胃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切除病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2、根治性手术:进展期胃癌需行根治性胃切除术,根据肿瘤位置可能联合全胃或部分胃切除,并清扫区域淋巴结。
3、化学治疗:常用方案包括含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吉奥等药物的联合化疗,术前新辅助或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4、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晚期患者可考虑阿帕替尼等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治疗方案需根据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个体化制定,建议配合营养支持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