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内痔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内痔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亢晓冬
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内痔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内痔可能与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肛门瘙痒、脱垂等症状。
1、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的压力。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以减少对肛门的刺激。
2、药物治疗:使用痔疮膏或栓剂,如马应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每日1-2次,直接涂抹或塞入肛门,缓解局部炎症和疼痛。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每日2次,每次1片,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3、坐浴护理:每日进行温水坐浴,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瘙痒。坐浴后保持肛门干燥,避免潮湿环境诱发感染。
4、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减少肛门压力。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减少对痔疮的刺激。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脱垂或反复出血的内痔,可选择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痔疮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物。
内痔的护理需结合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建议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芹菜、苹果等,促进肠道蠕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增强体质。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使用粗糙的卫生纸,选择湿巾或温水清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腹部手术肠粘连的治疗方法

腹部手术肠粘连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腹部手术肠粘连通常由手术创伤、炎症反应、组织缺血、异物刺激、术后活动不足等原因引起。

1、生活干预

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肠粘连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翻身、坐起、下床活动等,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增加腹压。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肠粘连引起的疼痛和痉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腹部,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腹部按摩也有助于促进肠蠕动,缓解粘连症状,但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肠管损伤。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可改善胃肠蠕动功能。对于严重粘连伴有肠梗阻症状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

4、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肠粘连导致肠梗阻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粘连松解术可在腹腔镜下或开腹进行,分离粘连的肠管。肠排列术通过将小肠按顺序排列固定,减少再次粘连的机会。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评估决定。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肠粘连多属气滞血瘀证,可采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的中药治疗。常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加减,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三七通舒胶囊等。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天枢等穴位,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胃肠功能。

腹部手术肠粘连的预防重于治疗,术后应尽早下床活动,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复查,如出现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停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后3-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