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预防艾滋病的途径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预防艾滋病的途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杰
李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预防艾滋病可通过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针具、定期检测、暴露后预防以及母婴阻断等方式实现。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感染。
1、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的有效手段。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在与不熟悉的性伴侣发生关系时。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减少性伴侣数量也能降低感染概率。
2、避免共用针具:共用针具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注射毒品时务必使用一次性针具,避免与他人共用。对于需要长期注射药物的人群,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针具的清洁与安全。
3、定期检测: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高危人群如性工作者、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等应每3-6个月检测一次。检测结果阴性者可继续保持健康行为,阳性者需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
4、暴露后预防:在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后预防。这种预防措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和拉替拉韦,连续服用28天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5、母婴阻断: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和剖宫产等方式阻断母婴传播。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服用抗病毒药物,并避免母乳喂养。母婴阻断的成功率可达98%以上,有效保护婴儿健康。
预防艾滋病需要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就医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是什么

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主要有宫内感染、产时感染、母乳喂养感染三种方式。母婴传播概率与母亲病毒载量、分娩方式、喂养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

1、宫内感染

妊娠期间HIV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多发生在孕晚期。母亲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时传播概率较高,规范用药可显著降低风险。

2、产时感染

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母亲血液、阴道分泌物导致感染。紧急剖宫产可减少暴露时间,配合产时抗病毒药物能有效阻断传播。

3、母乳喂养感染

母乳中含有HIV病毒,哺乳期持续存在传播风险。HIV阳性母亲应完全避免母乳喂养,选择配方奶粉替代。

HIV阳性孕妇应尽早开始规范抗病毒治疗,选择剖宫产分娩并杜绝母乳喂养,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2%以下。定期检测病毒载量,严格遵医嘱用药是关键预防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