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怎么看自己有没有得艾滋病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看自己有没有得艾滋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腊梅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艾滋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确诊需通过专业医学检测。自我观察可关注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等表现,但最终判断需依赖HIV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

1、窗口期观察

高危行为后存在2-6周窗口期,此期间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建议高危行为3个月后复查,期间避免血液或体液接触他人。

2、症状警示

急性期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咽痛、皮疹,持续1-2周自行缓解。进入潜伏期后数年无症状,直至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出现机会性感染。

3、检测方式

医疗机构提供HIV抗体初筛(15-30分钟出结果)、确证试验(1-3个工作日)及核酸检测(7天内)。社区公益机构常提供免费匿名快检服务。

4、暴露后阻断

发生高危暴露72小时内可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阻断药物,连续服用28天可降低80%以上感染风险,需在传染病专科医院获取处方。

避免共用针具、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感染。若检测阳性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使预期寿命接近常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得了淋病会不会得艾滋病

得了淋病并不必然意味着会得艾滋病,但淋病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相似,感染淋病的人在不安全性行为下患艾滋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早期干预、规范治疗以及安全性行为是预防上述疾病的关键。 1、传播途径的交集 淋病和艾滋病的共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不安全的性接触包括阴道、口腔和肛门性行为,共用注射针头、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也是艾滋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感染淋病后,生殖道黏膜受损会导致局部防御能力下降,从而增加艾滋病病毒入侵的机会。如果伴随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梅毒等,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会更高。 2、生理机制的风险关联 淋病导致的炎症和损伤会改变黏膜环境,使艾滋病病毒更容易通过破损部位进入人体。例如,淋病感染可能导致生殖器溃疡或脓性分泌物堆积,而这些病变区域正是病毒侵袭的窗口。另一方面,伴随淋病的慢性炎症还可激活免疫细胞,这为艾滋病病毒提供了更多的靶细胞,进一步提高传播可能性。 3、预防与治疗措施 针对淋病与艾滋病的风险重叠,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规范抗生素治疗:淋病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常见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由医生根据病原体和药敏结果决定具体方案。 定期检测病毒感染:淋病患者应进行HIV筛查,即便结果为阴性,也需在感染窗口期后复测。 坚持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并避免多个性伴侣,降低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概率。与性伴侣共同治疗可防止疾病反复传染。 推进暴露后预防PEP和高危人群用药预防PrEP:对于高危行为者如伴侣确诊为艾滋病者,可咨询医生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预防感染。 及时规范处理淋病以及防控艾滋病感染的传播是保护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核心行动。淋病本身虽然不会直接导致艾滋病,但若不引起重视,病毒感染风险将大大增加。对于这类性传播疾病,定期检测、风险行为管控和健康习惯的建立是每个人都需要重视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