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其他类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其他类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卢成瑜
卢成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其他类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表现包括行为异常、心理症状和生理依赖,诊断需结合使用历史、心理状态及临床评估来确定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关键在于及时识别这些症状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1、表现特征
其他类精神活性物质包括挥发性物质如胶水、喷雾剂、兴奋剂、镇静剂及压力性吸入剂等。长期使用会导致一系列行为、心理及身体上的异常表现。行为异常如偷窃、撒谎或使用物质后表现攻击性;心理症状可能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甚至出现幻觉或妄想;生理上则有戒断反应,比如出汗、头痛、恶心,严重时可能出现癫痫发作或昏迷。
2、如何诊断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诊断需通过系统的方法进行评估:
使用历史和动机评估:询问是否存在反复使用,以及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如缓解情绪、寻求快感等。
症状匹配: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或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标准,观察是否出现强烈的渴求、无法控制使用、出现戒断症状等依赖的典型表现。
辅助检查:必要时进行尿检、血液检测或心理测评提交佐证材料。
3、应对和治疗建议
一旦确诊为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应尽早干预治疗。
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患者识别诱因并进行行为矫正。
药物管理:可针对戒断症状开具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抗抑郁药物如SSRIs,必要时使用抗癫痫药控制症状。
长期支持:建议参加康复机构或支持小组,以保证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尤其对青少年群体,应联合学校、家长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对身心健康的破坏极大,因此一旦发现有类似症状,应尽早与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联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能显著提高患者恢复的可能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精神分裂症怎么得的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通常与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生理机制异常以及其他疾病或损伤有关。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造成。 1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直系亲属或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个体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科学研究发现与其相关的基因可能会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谷氨酸的传递和调节功能,这可能增加发病概率。不过,基因并不完全决定疾病的发生,遗传更是一种易感性而非必然性。 2环境压力:负面环境中的长期压力可能是重要的诱因,包括童年创伤如被虐待、忽视、家庭功能失调、重大生活变故如亲人离世、婚姻破裂等。这些压力会使人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从而引发精神问题。吸毒、滥用药物和毒品等行为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3生理机制异常: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可能与常人有所不同,比如某些脑区如前额叶、海马体积缩小或活动异常,神经网络连接减弱,以及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大脑发育过程中,如果经历病毒感染、缺氧、营养不良等不利条件,也可能增加未来的患病风险。 4其他病理因素:精神分裂症也可能与一些其他疾病相关,如脑外伤、慢性脑部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一些病毒性感染如妊娠期的病毒暴露可能会干扰大脑发育,成为潜在诱发因素。 精神分裂症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精神疾病,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人可能出现相关症状,例如持续的幻觉、妄想、情绪紊乱、社会功能障碍等,应尽早咨询专业的精神科治疗通常包括药物干预如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如定期锻炼、均衡饮食、规律作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