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烫伤后离开凉水疼痛加剧可能与局部炎症反应、神经末梢暴露、皮肤屏障破坏、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1. 炎症反应烫伤后组织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持续冷敷可暂时抑制该过程,停止冷敷后血管扩张导致疼痛反弹。建议家长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后,局部涂抹湿润烧伤膏缓解症状。
2. 神经敏感热损伤使表皮神经末梢暴露,脱离冷水后温度变化刺激痛觉纤维。可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乳膏、复方苯佐卡因凝胶等表面麻醉剂,配合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护创面。
3. 皮肤脱水烫伤导致角质层缺损,水分蒸发加快引发刺痛。家长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后,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磺胺嘧啶银乳膏等促进修复,避免摩擦创面。
4. 感染征兆若出现红肿扩散或渗液浑浊,可能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需就医进行清创处理,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烫伤后48小时内避免接触热源,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浅二度以上烫伤或儿童烫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时须立即就医。
烫伤发炎可通过清洁消毒、外用药物、口服抗生素、就医清创等方式处理。烫伤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伤口污染、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清洁消毒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去除表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再用碘伏溶液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每日重复进行2-3次,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2、外用药物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菌药膏,均匀涂抹于发炎创面,形成保护层防止继发感染。
3、口服抗生素感染较重时可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控制全身炎症反应,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
4、就医清创出现化脓、发热或创面扩大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专业清创处理,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烫伤后避免抓挠创面,保持伤口透气,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出现红肿热痛加剧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