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母乳性黄疸退了之后还会复发吗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母乳性黄疸退了之后还会复发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母乳性黄疸消退后一般不会复发,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因母乳喂养方式改变或婴儿代谢异常再次出现。

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婴儿出生后2-4周达到高峰,随着母乳喂养的持续和婴儿肝脏功能逐渐成熟,胆红素水平会自然下降。多数婴儿黄疸完全消退后,只要保持规律哺乳且无其他健康问题,胆红素代谢会维持稳定状态。临床观察显示,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物质虽可能延缓胆红素代谢,但不会造成持续性的黄疸反复。

当母亲突然增加哺乳频率或婴儿存在暂时性消化吸收不良时,可能观察到皮肤黄染轻微反复,这种情况多与乳汁摄入量变化相关。极少数遗传代谢疾病如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可能在黄疸消退后因基础疾病未控制出现复发,需通过血清胆红素检测和基因筛查确诊。

建议家长持续监测婴儿皮肤和巩膜颜色变化,保持每日8-12次有效哺乳。若发现黄疸复现伴嗜睡、拒奶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黄疸。哺乳期母亲应避免摄入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的食物或药物,定期进行儿童保健随访评估生长发育曲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心脚心长了很多疙瘩很痒

如果没有黄疸症状,可能与宝宝贫血有关,宝宝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通常婴儿会使用储存的铁维持,无需在食物中加铁。但在体重增长1倍以前,出现突出的贫血属于缺铁性,通常不是由于饮食中缺铁所致。患儿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好。长期呕吐和肚子不舒服、腹泻、肠炎、脂肪痢等,影响营养的吸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