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川崎病冠脉扩张的几率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川崎病冠脉扩张的几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竺平
竺平 江苏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川崎病冠脉扩张的几率大。川崎病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者遗传所导致的。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部位的病变,进而使得冠状动脉扩张,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防止治病时间延迟,使病情加重,引起其他的并发症。日常生活中,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做好复查工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母乳性黄疸4个月还没退是怎么回事

母乳性黄疸4个月还没退可能与母乳喂养方式、婴儿肝功能发育延迟、遗传代谢异常、胆红素代谢障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过高等因素有关。建议就医评估胆红素水平及排查其他病理性黄疸原因。

1. 母乳喂养方式

频繁哺乳不足可能导致胆红素排泄减少。母乳性黄疸通常与哺乳频率低、乳汁摄入不足相关,婴儿排便减少会延缓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家长需确保每日哺乳8-12次,观察婴儿每日排尿6-8次、排便3-4次的生理指标。若哺乳困难可咨询哺乳指导师调整衔乳姿势。

2. 肝功能发育延迟

婴儿肝脏UGT1A1酶系统未完全成熟时,胆红素结合能力受限。这种情况多见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通常伴随皮肤黄染程度波动、大便颜色偏浅。需监测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比值,必要时进行肝功能超声检查。医生可能建议短期使用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片。

3. 遗传代谢异常

Crigler-Najjar综合征或Gilbert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会影响胆红素代谢。这类患儿除持续黄疸外,可能伴有嗜睡、喂养困难等症状。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包括光疗、血浆置换或肝移植。家长应注意记录黄疸变化曲线及伴随症状。

4. 胆红素代谢障碍

胆道闭锁或胆汁淤积症会导致结合胆红素升高,表现为陶土色大便和深黄色尿液。这类情况需紧急处理,医生可能开具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或进行Kasai手术重建胆道。家长发现大便颜色异常应立即就医。

5. 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过高

母乳中该酶可能使肠道内结合胆红素重新分解为未结合型,形成肠肝循环。可通过暂停母乳喂养3天观察黄疸消退情况确诊,期间改用配方奶喂养。医生可能建议继续母乳喂养配合间断光疗,或使用蒙脱石散减少胆红素重吸收。

持续4个月的黄疸需排除巨细胞病毒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继发病因。家长应定期监测经皮胆红素数值,避免日光直射造成误判。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限制胡萝卜素过量摄入。若婴儿出现拒奶、体重不增或肌张力改变,须立即至儿科就诊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及TORCH筛查。日常可适当增加婴儿日光浴时间,选择上午10点前散射光照射,每次不超过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