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小儿腹泻推拿治疗通常需要补大肠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久泻不止等情况。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主要有补大肠、补脾经、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等,需根据患儿具体证型选择手法。
补大肠是小儿腹泻推拿的常用手法,主要针对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操作时用拇指桡侧缘从患儿食指桡侧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次。该手法能健脾益气、涩肠止泻,对大便稀溏、食欲不振的患儿效果显著。推拿时可配合使用滑石粉作为介质,每日操作1-2次,每次持续3-5分钟。
补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法。该手法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腹泻。推拿时力度要轻柔均匀,可与补大肠手法交替进行。对伴有面色萎黄、精神倦怠的患儿效果较好,但急性感染性腹泻需慎用此法。
摩腹是以掌面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的手法,能调理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操作时手掌紧贴腹部皮肤做环形移动,力度以患儿舒适为度。对腹胀、肠鸣明显的腹泻患儿尤为适用,可与补脾经配合使用。注意急性腹泻伴发热时不宜采用此法。
揉脐是用中指指腹按揉神阙穴的手法,具有温阳散寒、健脾止泻的作用。操作时以脐部为中心做顺时针方向揉动,频率约每分钟120次。适用于受凉引起的腹泻,对伴有腹痛、大便清稀的患儿效果明显。推拿时可配合生姜汁作为介质增强疗效。
推上七节骨是从尾骨端向第四腰椎方向直推的手法,能温补脾肾、固肠止泻。操作时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每次推100-300次。适用于脾肾阳虚型的慢性腹泻,对五更泻、完谷不化等症状有改善作用。推拿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患儿受凉。
小儿腹泻推拿治疗期间,家长需注意保持患儿腹部保暖,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推拿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急性感染性腹泻或伴有严重脱水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可适量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若推拿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血便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