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多发性神经病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多发性神经病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多发性神经病可能由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中毒、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免疫调节治疗、抗感染治疗、避免毒物接触、营养神经等方式治疗。

1、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的微血管,导致神经缺血缺氧。患者可能出现对称性肢体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下肢症状更明显。治疗需严格控糖,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口服降糖药,严重时需胰岛素注射。同时可配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疾病会引发免疫系统攻击神经髓鞘,导致快速进展的肢体无力,常从下肢向上发展。急性期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慢性期可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部分患者会遗留肌肉萎缩或感觉异常。

3、感染

莱姆病、HIV等病原体可直接侵袭神经组织,表现为单神经炎或多发性神经根炎。莱姆病需多西环素胶囊抗感染,HIV相关神经病变需齐多夫定片等抗病毒治疗。早期干预可减少不可逆神经损伤。

4、中毒

长期接触铅、汞等重金属或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注射液,会干扰神经代谢。典型症状包括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和远端肌无力。需立即脱离毒物接触,严重者用二巯丙醇注射液解毒,配合维生素B6片促进恢复。

5、遗传因素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等基因缺陷会导致髓鞘合成异常,儿童期即出现步态不稳、弓形足。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可用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疼痛,康复训练维持肌肉功能。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分型。

多发性神经病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避免吸烟饮酒。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定期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出现肌力下降或感觉异常加重时及时复诊。注意足部护理防止溃疡,使用防滑垫预防跌倒。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目前常用的孕激素类药物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孕激素类药物主要有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炔诺酮片、甲羟孕酮片、左炔诺孕酮片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调节月经周期、保胎治疗、避孕及激素替代治疗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黄体酮胶囊

黄体酮胶囊主要成分为天然孕激素,常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失调、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的保胎治疗。该药物可通过口服或阴道给药,能有效补充体内孕酮水平。使用期间可能出现头晕、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禁忌症包括不明原因阴道出血、严重肝功能损害等。

2、地屈孕酮片

地屈孕酮片是一种合成孕激素,主要用于内源性孕酮不足导致的疾病,如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经前期综合征等。其优势在于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对子宫内膜有高度选择性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突破性出血、体重增加,血栓高风险患者禁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乳腺和盆腔情况。

3、炔诺酮片

炔诺酮片属于19-去甲睾酮衍生物,兼具孕激素和弱雄激素活性,临床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及避孕。该药能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使子宫内膜萎缩。使用时可能出现痤疮、多毛等雄化表现,肝功能异常者慎用。不建议连续使用超过6个月。

4、甲羟孕酮片

甲羟孕酮片为长效合成孕激素,适应证包括子宫内膜癌、肾癌的辅助治疗,以及避孕和月经不调。其作用机制为抑制雌激素受体表达,大剂量使用时具有抗肿瘤效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水钠潴留、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加强血糖监测。治疗恶性肿瘤时需配合其他抗肿瘤方案。

5、左炔诺孕酮片

左炔诺孕酮片是强效孕激素制剂,主要用于紧急避孕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其通过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内膜形态发挥避孕作用。紧急避孕需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效果越好。反复使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不作为常规避孕手段。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

使用孕激素类药物期间应定期复查激素水平,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或联合其他激素类药物。治疗妇科疾病时需配合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变化。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风险。出现异常阴道出血、严重头痛或视觉障碍时应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