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肝衰竭的危害主要包括肝功能严重受损、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感染风险增加。肝衰竭是肝脏功能急剧恶化的严重疾病,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药物损伤、酒精性肝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1、肝功能受损
肝衰竭时肝脏的代谢、解毒、合成功能严重下降,导致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白蛋白合成减少引发水肿,氨代谢障碍可能诱发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需通过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治疗,严重时需人工肝支持。
2、凝血障碍
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显著减少,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需及时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功能,同时避免创伤性操作。
3、肝性脑病
血氨等毒性物质通过血脑屏障引起意识障碍,从嗜睡发展到昏迷。需限制蛋白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肠腔pH值,配合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降血氨,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4、肝肾综合征
肝脏病变导致肾血管收缩,出现少尿、肌酐升高。需严格限制液体入量,使用特利加压素注射液改善肾血流,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同时避免肾毒性药物。
5、感染风险
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肺部、腹腔、血流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需早期经验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监测感染指标。
肝衰竭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给予低脂、适量优质蛋白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预防腹水。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氨等指标,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出现意识改变、出血倾向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尿量、体重变化,保持环境清洁减少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