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新生儿一出生就肺炎可能由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吸入性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需通过抗感染治疗、呼吸支持、营养干预等方式处理。
1、宫内感染母亲妊娠期存在B族链球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病原体经胎盘传播,可能导致胎儿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呻吟,需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联合支持治疗。
2、产时感染分娩过程中吸入被病原体污染的羊水或分泌物,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患儿可出现发热、肺啰音,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3、吸入性因素胎儿宫内窘迫导致胎粪吸入,或分娩时误吸羊水,引发化学性肺炎。表现为发绀、三凹征,需气管插管进行肺灌洗及机械通气。
4、免疫缺陷早产儿肺部发育不成熟或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时,更易发生肺炎。需静脉免疫球蛋白支持,严重者需NICU监护。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频率、体温变化,母乳喂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出现呻吟、拒奶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由胆红素代谢不成熟引起,常见原因有红细胞寿命短、肝脏功能不完善、肠肝循环增加、喂养不足等,通常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自然消退。
1、红细胞寿命短新生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数量较多,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无须特殊治疗,加强喂养促进排泄即可。
2、肝脏功能不完善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影响胆红素代谢。可通过增加哺乳频率帮助胆红素排出,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
3、肠肝循环增加肠道菌群未建立导致胆红素重吸收增加。建议早期开奶促进胎便排出,严重时需光疗干预,常用蓝光照射治疗。
4、喂养不足摄入不足会延缓胆红素排泄。家长需保证每日8-12次母乳喂养,必要时补充配方奶,监测体重增长情况。
生理性黄疸期间建议增加喂养频率,避免脱水,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若黄疸持续超过两周或进展迅速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