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牙齿放了杀神经的药后疼了四天属于常见现象,但持续疼痛需警惕药物刺激或感染加重。杀神经药(如多聚甲醛)通过化学作用使牙髓失活,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胀痛或敏感,通常1-3天逐渐缓解。若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且伴随跳痛、肿胀或发热,可能提示牙髓腔压力过高、药物反应过强或继发细菌感染。
多数情况下疼痛与药物作用相关。杀神经药物会引发牙髓组织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和神经压迫,表现为咬合痛或自发痛。这种疼痛在药物生效初期较明显,随着牙髓逐渐坏死而减轻。患者可观察疼痛是否呈递减趋势,同时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防止临时填充物脱落加重刺激。冷敷患侧面部有助于缓解肿胀感,但禁止热敷以免加速药物扩散。
少数情况需考虑治疗并发症。若疼痛持续加剧并放射至耳颞部,可能因药物渗透超出根尖孔刺激周围组织,或根管内残留活髓未完全失活。部分患者对药物成分敏感,可能引发急性根尖周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和叩击痛。此时需立即复诊调整药物剂量或清除残留牙髓,必要时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控制感染,疼痛剧烈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症处理。
建议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牙周围,饭后用温盐水漱口减少菌斑堆积。避免吸烟饮酒及辛辣食物刺激,临时填充物脱落需及时修补。若出现面部肿胀、全身乏力或疼痛影响睡眠,应立即就医进行根管引流或更换失活方案。定期随访检查牙髓失活进度,确保后续根管治疗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