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小孩咳嗽流鼻涕可能是由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细菌感染、鼻窦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空气湿润、补充水分、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 病毒感染多数由普通感冒病毒引起,表现为咳嗽、流清涕、低热。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抗病毒口服液、肺力咳合剂等药物。
2. 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导致,常伴打喷嚏、眼痒。家长需移除过敏原,用空气净化器,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颗粒、西替利嗪滴剂等抗过敏药物。
3. 细菌感染可能继发细菌性鼻窦炎或中耳炎,出现黄脓涕、耳痛。需就医检查血常规,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4. 鼻窦炎长期鼻塞流脓涕伴头痛可能提示鼻窦炎,需鼻窦CT确诊。除抗生素外,可配合鼻用激素喷雾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或进行鼻腔冲洗治疗。
建议家长每日监测体温,避免二手烟刺激,饮食选择温热的梨汤或百合粥,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呼吸急促需及时儿科就诊。
儿童发热39摄氏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充水分、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环境因素、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患儿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温在25摄氏度左右。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小儿退热栓等药物。发热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等疾病有关,常伴咳嗽、精神萎靡等症状。
3、补充水分:建议家长每15-20分钟给予少量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发热期间代谢加快,水分丢失量约为平时的1.5倍。
4、及时就医:若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抽搐、呕吐、皮疹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诊。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摄氏度必须急诊处理。
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可适量食用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注意监测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