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乳腺钙化可通过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微创活检、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乳腺钙化通常由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原因引起。
1、定期复查良性钙化灶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乳腺超声或钼靶,动态观察钙化灶变化。生理性钙化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即可。
2、药物治疗炎症性钙化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症有关,表现为乳头溢液伴钙化,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抗感染药物。
3、微创活检可疑恶性钙化需在影像引导下进行真空辅助旋切活检,明确病理性质。簇状分布或段样排列的钙化灶多需此项检查。
4、手术切除确诊恶性钙化或高风险钙化灶需行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伴腋窝淋巴结清扫。导管内癌伴微钙化是典型手术指征。
日常需控制高脂饮食,避免雌激素类保健品,选择无钢圈文胸减少局部压迫,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专项检查。
妇科活检十五天后同房出血可能与创面未完全愈合、局部感染、动作剧烈或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建议立即停止同房并就医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后针对性处理。
1. 创面未愈活检后宫颈或阴道创面需2-4周愈合,过早同房可能摩擦导致出血。需暂停性生活,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
2. 局部感染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表现为出血伴分泌物异味。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宫颈炎有关,需进行分泌物检测,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保妇康栓等药物。
3. 动作剧烈性行为过程中过度摩擦可能损伤新生组织。建议出血停止后1个月内避免同房,恢复后初期使用润滑剂减少机械刺激。
4. 凝血异常少数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持续渗血。需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必要时补充维生素K或输注血浆。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和剧烈运动,出血期间禁止使用卫生棉条,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