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儿童贫血可通过血常规检查、铁代谢检查、骨髓穿刺检查、血红蛋白电泳检查和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方式诊断。贫血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缺乏、慢性疾病、溶血性疾病或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食欲减退、头晕或心率增快等症状。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诊断贫血的基础检查,通过测量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判断贫血程度。缺铁性贫血常见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巨幼细胞性贫血则可能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
2、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检测可明确缺铁性贫血。铁蛋白低于正常值提示铁储备不足,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是缺铁特征性表现。建议家长在检查前3天内避免给孩子服用铁剂,以免干扰检测结果。早产儿和青春期少女是缺铁高风险人群。
3、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涂片和活检能评估造血功能,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骨髓病变。检查需在髂后上棘或胸骨穿刺获取样本,儿童需局部麻醉。家长需安抚孩子配合操作,术后按压穿刺点10分钟防止出血。该检查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决定性意义。
4、血红蛋白电泳
通过电场分离异常血红蛋白,可诊断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等遗传性血红蛋白病。β地中海贫血可见HbA2升高,α地中海贫血可能出现HbH包涵体。检查需采集静脉血2毫升,新生儿筛查可通过足跟血完成。南方地区儿童建议常规筛查。
5、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反映骨髓造血活性,溶血性贫血时数值明显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则降低。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可直接检测,正常值为0.5%-1.5%。急性失血后3-5天会出现代偿性增高。家长需注意近期输血会影响检测准确性。
发现儿童贫血应及时就医,营养性贫血需调整膳食结构,增加瘦肉、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摄入。遗传性贫血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危象。所有检查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行解读报告或补充铁剂。日常注意观察孩子活动耐力和指甲色泽变化,学龄儿童每1-2年建议复查血常规。
小儿疱疹性口炎用药后一般3-7天症状可逐渐好转,具体恢复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用药依从性及个体差异有关。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散在或簇集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伴疼痛。轻症患儿在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颗粒、喷昔洛韦乳膏后,通常3-5天疱疹开始结痂,疼痛减轻。中重度患儿若合并发热或继发细菌感染,需联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5-7天。治疗期间需注意口腔清洁,使用康复新液含漱可促进黏膜修复。部分患儿因免疫较弱或未及时用药,可能出现症状反复,需复诊调整方案。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进食情况,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保持患儿手部卫生以防抓挠溃疡面,同时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若用药超过7天仍无改善或出现高热、拒食等表现,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静脉用药或其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