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拔完智齿缝针后判断干槽症需观察创口疼痛程度、气味及愈合情况。干槽症主要表现为拔牙窝剧烈疼痛、腐臭味和空虚感,可能由血凝块脱落或感染引起,需及时就医处理。
拔牙后1-3天内出现逐渐加重的放射性疼痛,服用常规止痛药无效,疼痛可能向耳部或太阳穴扩散。创口可见暴露的骨面,血凝块溶解或缺失,局部牙龈肿胀发红,触碰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伴随口臭或口腔异味,用生理盐水冲洗时可见食物残渣滞留。
少数情况下创口表面假膜覆盖但内部感染,疼痛程度较轻但持续低热,可能误判为正常愈合。吸烟或使用吸管可能增加干槽症概率,糖尿病患者或口服避孕药者风险更高。若术后72小时疼痛未缓解反而加重,或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复诊。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剧烈运动,48小时后可轻柔漱口但禁止用力吐水。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或过热饮食。按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出现异常疼痛或渗液时不可自行处理创口。定期复查确保血凝块稳定形成,保持口腔卫生但避免直接刷洗创面。
唇炎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维生素缺乏、感染因素、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光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唇炎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基因突变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缺陷有关。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唇部反复脱屑、干裂,寒冷季节症状加重。日常需加强保湿护理,可选用含神经酰胺的润唇膏,避免舔唇、撕皮等刺激行为。
2、环境刺激
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寒冷、干燥或大风环境会破坏唇部黏膜屏障。常见症状为唇部红肿、灼热感,可能伴随细小的垂直裂纹。建议外出时使用防晒润唇膏,冬季佩戴口罩防护,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在40%-60%。
3、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2、B6或铁元素缺乏可能导致口角炎伴唇炎,表现为口角皲裂、唇部充血。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动物肝脏、蛋类、深绿色蔬菜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摄入,严重缺乏时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2片、维生素B6片、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补充剂。
4、感染因素
白色念珠菌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引发感染性唇炎。念珠菌性唇炎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表现为唇周白色伪膜;疱疹性唇炎可见簇集性水疱。需针对性使用制霉菌素软膏、阿昔洛韦乳膏等抗感染药物,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
5、过敏反应
接触口红、牙膏等含镍、香料等致敏物可能引发接触性唇炎,表现为唇周瘙痒、水肿。急性期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者口服氯雷他定片。需通过斑贴试验排查过敏原,避免使用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洁肤产品。
唇炎患者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反复发作或持续加重的唇炎可能提示系统性疾病的可能,建议尽早就诊排查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潜在病因。治疗期间勿自行使用偏方,所有药物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合并真菌感染时需与家人分用餐具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