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儿童肌张力高的表现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肌张力高的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儿童肌张力增高表现为多种形式。1、肌张力亢进可致姿势异常,往往是婴儿肌张力高的典型表现,如交叉腿即是两下肢内收肌肌张力亢进所致。2、肌强直是指肌张力明显亢进并持续存在,类似抽搐,往往是重症婴儿肌张力高的表现,如去大脑强直。3、肌张力不协调是指伸肌、屈肌张力不平衡,往往造成手足徐动。肌张力高对患者危害很大,患儿更易激惹,闻声惊吓,持续哭叫,入睡困难,穿衣时难以将其手臂插入袖内,换尿布时不易把两腿分开,洗澡时难将拳头掰开,当下肢刚触及浴盆或水面时,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势。肌张力高的患儿下肢伸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婴儿睡觉前要哭闹一会

婴儿睡觉前哭闹可能是由生理需求未满足、过度疲劳、环境刺激、胃肠不适或情感依赖等因素引起,属于常见现象。家长可通过调整喂养时间、营造安静环境、适度安抚等方式缓解。

1、生理需求未满足

饥饿、尿布潮湿或室温不适会直接引发哭闹。婴儿胃容量小,睡前未及时哺乳可能导致低血糖性烦躁;纸尿裤饱和潮湿会刺激皮肤,室温超过26摄氏度或低于20摄氏度均可能干扰睡眠准备。建议家长在睡前30分钟检查尿布并喂养,使用湿度计监测卧室环境。

2、过度疲劳

错过最佳入睡窗口时,婴儿会因皮质醇水平升高而亢奋哭闹。表现为揉眼、抓耳等动作,此时入睡反而困难。家长需观察清醒间隔,3月龄婴儿清醒1-2小时即需安排小睡,建立昼夜节律有助于减少睡前冲突。

3、环境刺激

强光、噪音或陌生抚养人可能引发警觉反应。婴儿视网膜对蓝光敏感,电子屏幕的间接照射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建议睡前1小时调暗灯光,使用白噪音掩盖突发声响,保持主要照料者稳定性。

4、胃肠不适

肠绞痛或胃食管反流常见于4月龄内婴儿,平躺体位会诱发疼痛。表现为哭闹时蜷缩身体、面部涨红。家长可尝试飞机抱缓解肠痉挛,哺乳后竖抱20分钟防止反流,严重时需就医排除乳糖不耐受等病理因素。

5、情感依赖

分离焦虑在8-18月龄达到高峰,婴儿通过哭闹延缓与照料者分开。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如洗澡-抚触-摇篮曲能增强安全感,逐步用安抚巾过渡替代,避免养成抱睡等高依赖习惯。

持续记录哭闹时间与安抚措施有助于识别具体诱因。若伴随发热、呕吐或体重增长缓慢需及时就诊,排除中耳炎、过敏等疾病因素。日常可增加白天俯卧活动消耗体能,选择透气纯棉睡衣减少皮肤刺激,多数情况会随神经系统发育逐渐改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