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有哪些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栓栓塞等疾病。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适用于发病时间短且无禁忌证的患者。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溶栓治疗的主要适应证之一。当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时,溶栓药物可快速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发病12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较好,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等。溶栓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4.5小时内可考虑溶栓治疗。脑动脉血栓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及时溶栓有助于恢复脑血流,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常用药物有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等。溶栓前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排除脑出血等禁忌证。

3、肺栓塞

大面积肺栓塞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需紧急溶栓治疗。血栓阻塞肺动脉导致呼吸困难、低血压甚至休克,溶栓可快速改善肺循环。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等。溶栓治疗需在发病14天内进行,同时需密切监测出血并发症。

4、深静脉血栓形成

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肺栓塞,在特定情况下可考虑溶栓治疗。当血栓范围广泛、症状严重或存在肢体缺血风险时,溶栓有助于恢复静脉通畅。常用药物有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阿替普酶等。需评估出血风险,避免严重出血并发症。

5、动脉血栓栓塞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导致肢体缺血时,溶栓治疗可替代或辅助手术取栓。当栓塞时间较短且无严重缺血表现时,导管引导下局部溶栓可能有效。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等。需密切监测肢体血运和出血情况。

溶栓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血倾向。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相关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头痛、呕血、黑便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喝酒后睡不着是什么原因

喝酒后睡不着可通过调整饮酒习惯、改善睡眠环境、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喝酒后睡不着可能由酒精代谢、神经系统兴奋、睡眠周期紊乱、脱水、焦虑等原因引起。 1、酒精代谢:酒精进入人体后,肝脏会加速代谢,导致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影响入睡。建议睡前减少饮酒量,避免酒精浓度过高影响睡眠质量。适当补充水分,帮助酒精代谢。 2、神经系统兴奋:酒精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大脑过度活跃,难以放松入睡。睡前避免饮用烈性酒,选择低度酒或少量红酒,有助于减少神经兴奋性。 3、睡眠周期紊乱:酒精会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尤其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在睡前2小时内饮酒,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睡眠周期。 4、脱水:酒精具有利尿作用,容易导致身体脱水,引起口干、头痛等不适,影响睡眠。饮酒后及时补充水分,饮用温水或电解质饮料,缓解脱水症状。 5、焦虑:酒精会暂时缓解焦虑,但代谢后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加重焦虑感,影响入睡。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焦虑情绪,帮助入睡。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避免睡前饮酒,选择放松的活动,如阅读、听轻音乐,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